酒再好,不管饱
饭再淡,一顿都少不了
对于大部分人国人来说
甭管酒菜多丰盛
米饭永远是主角
而有智慧的吃货就不一样
米饭喷喷香已经满足不了他们了
营养也得跟得上
老妹儿今天就是
来给你家米饭「加料」的
控三高、促排便
完美米饭看得见!
米里加料,对身体好!
加点糙米、有色米
糙米指的是没精磨加工,保留了稻穀种皮、糊粉层等部分的米,所含的维生素、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更丰富。
咱做饭不能可一只羊薅毛,偶尔在精白米里加点糙米,能促进肠道蠕动、补充维生素,关键是饱腹感强,禁饿。
口感也绝对不「糙」,好吃得很。
还可以加点带色儿的,比如紫米、黑米,好吃又好看,让你称霸朋友圈美食大赛。
加点粗粮、杂豆
各种粗粮,如高粱米、小米、燕麦米、荞麦米,都能往饭里加。
加了它们,米饭更有嚼劲,而且能放缓餐后血糖反应,更容易吃饱,帮助控制血糖和血脂。各种杂豆,如红豆、绿豆、芸豆,也可以提前泡好,和米饭一起煮熟。
加点薯类
地瓜、马铃薯、南瓜……哎呦,听着就香。
这些富含澱粉的食物也能和米饭一起煮,它们膳食纤维一般都不低,排便不畅的伙伴可以试试。
加了它们,也能让餐后血糖升得慢一点,而且特顶饱,起到了控制体重的作用。
选对大米,好吃又营养
粳(jīng)米
颗粒短圆,粘性适中,也叫「短粒米」。
适合煮饭煮粥,咱嘎嘎香嘎嘎有名的东北大米,就是粳米。
籼米
籼米也叫「长粒米」,看着比粳米修长,但粘性差。
我国南方部分地区、印度等地产的大多是籼米,泰国香米也属这类。
如果爱吃硬点的饭,或者炒饭,籼米倒是个好选择。
糯米
这个大伙都熟悉,粘性大,经常用它包粽子、汤圆。
在米饭里加糯米,饭会更香更甜。但糯米消化快,餐后血糖反应高,不利于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。
用对方法,饮食更健康
淘米
大米的维生素主要在外层,还溶于水,洗太多遍倒是安心了,可营养损失得太多。
现在超市卖的大米几乎没啥小虫子、砂砾,轻轻淘洗个一两次就行,不用使劲儿搓,也别用热水洗,省点劲留着吃饭。
浸泡
泡一会儿米,米饭的澱粉糊化会更均匀,口感更好。
一般室温的时候,泡 30 分钟就行;
天冷时如果水温低,可以泡到 50 分钟;
但别超过 70 分钟,那样反而不好吃了。
前面老妹儿教你往饭里加的食材,也建议提前浸泡。
煮饭
爱吃硬饭就少加水,爱吃软和饭就多加水。
粳米和水的比例为 1:1.2~1.4。
按这个比例煮的饭口感最好。籼米和水的比例为 1:1.5~1.7。
哦对了,粗粮吸水,如果米里加了粗粮,就得比纯米饭多加些水。
还有几个小技巧
添油加醋
淘完米加点醋,搅匀了再加水煮饭,能让米饭更鬆软清香。
在煮饭时加少许油,口感更韧,米粒更有光泽。三口之家煮一顿饭,加小半勺油就够。
多焖一会儿
饭煮好后,焖上 15 分钟更好吃。
不要太烂
血糖高的伙伴想延缓血糖快速上升,可以吃糙米饭,但千万别煮得比白米饭还烂,血糖升得比白米饭还快!